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在天文学上有着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则与之相反。
“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今年春分时间是2024年3月20日 11时6分12秒 星期三,农历二月十一。
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1、立春,24节气中的第1个节气。每年2月3日或4日或5日,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2、雨水,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3、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4、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
5、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6、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