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别称:
冷节、百五节、禁火节、禁烟节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因为古代有一位忠臣名叫介子推,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劝谏吴王勿要生烟火,避免引起火灾,他在农历三月三十日选择自缢牺牲,吴王感念他的忠诚和愚忠之心,便下诏禁烟火,设立寒食节以缅怀这位忠臣。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一天举行,是为了祭祀先祖、祖宗和英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还有扫墓、放风筝、踏青等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