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映雪(náng yíng yìng xuě ): 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比喻人勤学好问。
原出处: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
一天半夜,孙康发现大雪映出来的光可以用来看书。
于是他取出书籍,来到屋外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晋代时,车胤因家境贫困,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黑暗中闪耀。
于是,他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囊萤夜读、铁杵成针都是励志成材的成语,囊萤夜读是说晋朝的车胤因家境贫寒点不起油灯,抓萤火虫缝到袋子里照明夜读的故事。铁杵成针则是说唐朝李白受老婆婆用铁杵磨成针的启示,开始发奋读书。
与这两个成语相似的励志典故还有:
凿壁偷光,是东汉匡衡年幼时家贫,只能把墙壁凿开一个洞,偷取领居家的光亮读书。
化粥分齑,是北宋范仲淹读书时贫困,每天煮一锅粥,冷凝成形之后把它划分成几块,每餐取一块而吃。
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和好友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从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