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2008年,西安到宝鸡的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征地进行勘探时,发现了一个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的烧制陶器的综合作坊。说白了,这里就是当时一个超大型的建筑材料制造厂。
由此,考古学家认定,这周围一定有古城。2010年7月1日,附近的一位70多岁老人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村里麦地的高压线塔下面,应该有"东西"。至此,《三国演义》和史书上记载的,董卓的郿坞得以重见天日。
经过探测,郿坞边长有160米,墙体厚度达7米的。城墙四角有角楼,只南面有一个城门,城外挖有宽8米,深3米的护城壕沟。在当年,这确实是座坚不可摧的城堡。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外戚、军阀,他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勇猛善战:董卓年轻时便以勇猛善战而著称,曾在边疆地区对抗外族入侵,屡立战功。
残忍暴戾:董卓掌权后,手段残忍,对待政敌和不服从自己的官员,常常采用极端手段,如杀害、灭门等。
贪婪好色:董卓贪婪无比,不仅领取高额的俸禄和赏赐,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
专横跋扈:董卓在掌权期间,独揽大权,欺压朝臣,甚至敢于废立皇帝,其专横跋扈的程度可见一斑。
关于董卓的事例,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废立皇帝:董卓入京后,废掉了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这一举动使得董卓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董卓之乱:董卓掌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肆屠杀政敌和不满自己的官员,引起了朝野的极大不满。最终,王允等人发动政变,成功刺杀了董卓。
董卓掘墓:据说,董卓在掌权期间,曾经下令挖掘汉武帝的陵墓,盗取其中的珍宝。这一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愤慨,也成为了董卓残暴统治的一个象征。
总之,董卓是一个性格残忍、贪婪好色、专横跋扈的军阀,他的所作所为给东汉末年带来了极大的动荡和不安。
董卓是历史上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的言行既有深刻的思想,又有丰富的修养。他的经典语言总结了他的智慧和见解,是许多人从中汲取启示的宝贵财富。
董卓的经典语言包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百姓若一心,则为上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等。这些语言体现了董卓的治国理念和领导才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