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法国在1960年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最大的债权国之一,持有美元占其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二以上。
随着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美元被大量印制,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美元贬值,法国外汇储备缩水。
于是,在1971年8月,法国财政部长决定将大量美元转换成黄金,挑战了美国的金本位制。
这导致了其他欧洲国家也要将美元转换为黄金,最终迫使美国政府宣布摆脱金本位制,结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因此,可以说法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因为在1971年美国单方面退出金本位制度后,法国率先将美元兑换成黄金,表现出了对美元信心下降的迹象。
这引起了其他国家对美元的担忧,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法国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领先的作用,成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扼杀者”。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单独行动的,其他一些国家也对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和对国际秩序的不信任感到担忧。
但是法国的行动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它是最早展示了对美元信心下滑的国家之一。
法国起到的这个作用可能被视为一个转折点,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加速,以及世界货币秩序的改变。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1944年由美国、英国、法国等盟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制定的,旨在规范跨境货币交易、防止恶性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和贸易自由化。但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美国贸易逆差加剧和越战支出等因素导致美元疲软,更多的国家开始要求将黄金与美元脱钩,并且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1971年,美国宣布单方面取消了与黄金挂钩的承诺,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崩溃。
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成员之一,法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政府开始逐渐增加其外汇储备并且将部分储备转换为黄金,以此来保护其外汇储备免受美元贬值的影响。此举导致了黄金流出美国,并加剧了美元紧缩。法国还曾经向其他欧洲国家倡导货币紧缩和金融改革,这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埋下了伏笔。
总的来说,尽管法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主要原因还是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