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三类,分别是:
1.无力型亦称瘦长型,表现为体高肌瘦、颈细长、肩窄下垂、胸廓扁平、腹上角小于90度。
2.正力型亦称匀称型,表现为身体各个部分结构匀称适中,腹上角90度。左右,见于多数正常成人。
3.超力型亦称矮胖型,表现为体格粗壮、颈粗短、面红、肩宽平、胸围大、腹上角大于90度。
对于身材瘦的人来说,增肌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实现增肌目标: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增肌需要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建议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高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胸肉、鱼、瘦肉、豆类等,以及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同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
进行重量训练:重量训练是增肌的关键。建议你每周进行至少三次重量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选择合适的重量和动作,重点训练全身各大肌群,如胸部、背部、腿部、肩部等。在训练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以避免受伤并提高训练效果。
增加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从而有助于增肌。建议你每周进行至少两次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保持充足的休息:增肌需要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在训练后,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肌肉疲劳和受伤。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生长。
持之以恒:增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耐心。不要期望一蹴而就,保持积极的心态,逐步提高自己的训练强度和难度,逐步实现增肌目标。
总之,增肌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训练、休息等多个方面。制定合理的计划并坚持执行,相信你一定能够实现增肌目标。
测量身材类型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BMI指数法:BMI指数是身体质量指数的缩写,是一种用来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身高(m)×身高(m))。BMI指数在18.5以下为偏瘦,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30及以上为肥胖。
2. 腰臀比法:通过测量腰围和臀围的比例来判断身材类型。男性腰臀比应该小于0.9,女性腰臀比应该小于0.8。
3. 皮脂厚度测量法:通过测量脂肪厚度来评估身体脂肪含量。常用的测量部位有上臂三头肌、肱骨、肩胛下角等。
4. 体型分类法:身体形态可以分为苹果型、梨型、沙漏型、直型等,每种身体形态的特点不同。可以通过比较自己的体型特点来判断自己的身材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参考,具体的身材类型还需要结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型特点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