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丙烯肌理画”体验制作参观完展览,来到了下一个环节——
什么是肌理画呢?就是将丙烯颜料与粗粝的石英砂混合,从而碰撞出具有肌理感与立体感的画面效果,营造出画作的多层次感,给同学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丙烯肌理画制作需要根据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特点和在展览中所学到的甲骨文知识,发挥想象力,展现文字及其背后的含义。构思好之后,同学们正式开始了肌理画的制作。
首先,将丙烯颜料与石英砂1:1混合,并使用刮刀勾勒图画的大体形状,在画布上进行大面积的铺色,再不断涂匀加深。很多同学在混合这一步中没有把握好颜料与石英砂的比例,导致或干或稀,画面效果不好。好在及时纠正过来,重新步入正轨。
接着,大家根据自己想画的素材,选取其他颜料与石英砂混合,调出不同颜色用刮刀覆盖出第二层、第三层,打造立体之感的同时补充画作的细节。
最后,用画笔在中间仔细勾勒出自己所绘画的甲骨文字,一幅甲骨文丙烯肌理画便制作完成啦!
羊字甲骨文演变过程是:甲骨文中的“羊”是一个象形字,描绘的是羊头部的形状,突出了弯弯的羊角和尖长的嘴巴。
金文中羊的字体基本承袭了甲骨文的模样。小篆中的“羊”更加符号化,失去了象形文字的特点。隶书和楷书中的“羊”上部的羊角变成了类似草头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