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治秦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由商鞅主持实施。商君治秦的具体措施包括:
1.实行法治:商鞅主张以法治国,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社会行为,加强对国家的管理。
2.推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3.奖励耕战:商鞅认为农业和战争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因此实行了一系列奖励耕战的政策,鼓励农民耕种和士兵作战。
4.统一度量衡:商鞅统一了度量衡,方便了商业交易和税收征收。
5.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商鞅实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将土地分配给农民,鼓励农民耕种。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商周时期的玉器材质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白玉、青玉、绿松石、南阳玉、和田玉、岫岩玉等。这些玉材的色泽和质地因种类和产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和田玉大都为青玉,玉色发暗且有沁色;岫岩玉多数为牙黄色或鸡骨白色;南阳玉一般呈青色并具浅淡斑纹,近似环形。这些玉材经过工匠的巧手雕琢,形成了各种精美绝伦的玉器。
在商代,玉器艺术风格鲜明,形成了以环形分割为基础,突显造形、纹随形动的显著艺术特征。这些玉器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礼玉、武器和工具形制的玉器,以及实用的装饰品和美术工艺品。礼玉如古书中所谓的“瑞玉”、壁、琮、圭、璋、璜、琥等,用于礼乐的尊、塚、盘、豆、磬等;武器和工具形制的玉器如用作仪仗的矛、戈、斧、钺和象征生产工具的锛、铲、凿、刀、匕等;实用的装饰品和美术工艺品则包括头饰、手镯、玉珠串以及形象生动、雕琢精细的各种美术工艺品。
至周代,玉器在继承商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统一格调的礼玉文化。同时,玉器在丧葬和祭祀等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玉覆面是西周时期常见的丧葬用玉,而一些玉器则作为祭祀山川河流的祭品出现。
总的来说,商周时期的玉器材质丰富、种类繁多,既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