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并不怕蛇咬。这是因为蛤蚧具有一种被称为“毒液管”的特殊器官,当蛇咬住蛤蚧时,毒液管会立即将蛤蚧自身的毒液注入蛇的体内,使蛇麻痹并最终松开咬住的蛤蚧。
此外,蛤蚧还具有坚硬的外壳和强壮的四肢,这使得它们能够迅速逃脱蛇的攻击。因此,蛤蚧不怕蛇咬。
在中药里把壁虎叫守宫,是守宫科动物。因为壁虎经常守伏在屋壁宫墙,捕食虫蛾,故得名为守官。
1、守宫是晰蝎的一种。它的躯体略扁,脊部颜色灰暗,有粟粒状的突起,能游行在直上的墙壁上,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2、壁虎是蜥蜴的1种,又称"守宫"。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3、壁虎栖息在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听力较强,但白天视力较差,怕强光刺激,瞳孔经常闭合成一条垂直的狭缝。
4、大壁虎俗称蛤蚧、又称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
5、壁虎在受到惊吓或者当你去捕捉它的时候,只要一碰到它,它的尾巴就会立即折断,壁虎也就乘机逃跑了。因为折断的一段尾巴里有许多神经,它离开身体以后,神经并没有马上失去作用,所以还会摆动,起了吓唬作用,有时能够达到自卫的目的。
蛤蚧是壁虎科壁虎属爬行动物,分布于广东、广西、河南、香港、福建及云南等地,台湾省也有记录。 蛤蚧的繁殖季节因不同种类而异,蛤蜊科贝类有1-2个繁殖季节,如分布在葡萄牙阿尔加维海岸的坚固马珂蛤(Spisulasolida)有2个繁殖季节,分别为7月-8月和10月,辽宁丹东地区的中国蛤蜊繁殖季节只有1个,在7月-8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