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牧童归去的场景:
牧童骑在牛背上,慢慢地走回家。他的短笛在暮色中响起,悠扬的笛声和着牛蹄声,仿佛在诉说着一天的收获和满足。周围的山色、田野和村庄,都沉浸在这份宁静和安详之中。牧童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他看着远方的家,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村晚》是宋代诗人雷震的一首佳作。以下是其中一些好听的句子: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两句诗描绘了乡村晚景的美丽和宁静。池塘长满了青草,水几乎溢出塘岸,远处的青山衔着落日,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两句诗描绘了牧童归家的情景。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奏,没有固定的声腔,表现出乡村生活的自由和悠闲。
这些句子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乡村晚景的美丽和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读起来非常优美动听。
《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生动描绘的乡村傍晚景色和生活画面而著名。这首诗通过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田野、池塘、山色与夕阳交织的宁静农村晚景,以及牧童归家时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态。全诗如下:
```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
译文:
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池水漫上了堤岸;远山似乎衔着落日,余晖映照在微凉的波纹中。放牛的孩子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正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没有固定曲调的短笛。
关于作者雷震,他是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资料记载较少,只知道他是宋宁宗嘉定年间或宋度宗咸淳元年间的进士,作品收录于《宋诗纪事》等文献中。《村晚》一诗体现了雷震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纯真童趣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隐逸恬淡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