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献综述中,夹注是指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或观点时,在引用的内容前后添加自己的评论或说明。夹注的目的是对引用内容进行解释、评价或与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联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引用的研究成果并了解其在整个综述中的位置和意义。
以下是夹注在文献综述中的一般做法:
1. 引用内容:首先,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数据、观点等主要内容。可以使用引用的格式,包括作者、年份和具体引用部分。
2. 添加夹注:在引用内容前后,加入自己的评论和说明。这可以是对引用内容的解释、总结、评价、批判或与自己的研究观点的联系等。
3. 使用标点符号: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来标示引用内容和夹注之间的界限,如逗号、冒号、括号等。
以下是一个例子:
原文引用:Smith et al. (2010) found that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significantly enhanced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夹注示例:The study conducted by Smith et al. (2010) demonstrate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which supports the argument for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educational settings. It is evident that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in modern education.
通过夹注,你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背景信息、评估引用内容的质量和可靠性,并展示你对文献综述话题的理解和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在夹注时要保持客观、准确和清晰,确保引用内容和夹注相互衔接,同时避免过度引用和过多夹注,保持综述流畅和紧凑。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引用外文文献的方法与中文文献类似。以下是引用外文文献的步骤:
1. 确认作者和出版日期:在引用外文文献时,需要确认作者(作者姓氏和名字首字母)和出版日期。
2. 确定引用格式:根据所在领域或期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引用格式,如APA、MLA、Chicago等。
3. 引用文献的类型:根据所引用的文献类型,选择合适的引用格式。常见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网页等。
以APA格式为例,以下是引用外文文献的示例:
作者. (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页码范围.
例:
Mitchell, J. T., Agrawal, V., & Levine, E. (2015). The role of trust in collaborative commer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32(3), 137-176.
在实际应用中,您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若要引用书籍,则应使用以下格式:
作者. (年份). 书名. 出版社.
例:
Smith, J. K. (2012). The future of busine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确保正确引用外文文献,有助于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