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梁启超如何教育下一代
时间:2025-05-13 05:50:54
答案

梁启超教育子女真的有什么“秘诀”,其实可以归纳为六个字:意育、智育、情育。

“意育”即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他认为,子女们能否成才,关键是要看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这是战胜人生一切挫折的武器。

为了培养子女们的意志和毅力,他从不溺爱子女,要求子女们艰苦朴素,守住寒士家风门风,鼓励子女们在逆境中磨练品德。比如,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从美国学成归国后,父亲梁启超建议他们不要前往生活舒适的清华园,而是去条件艰苦的东北大学任教。梁思成夫妇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埋头于中国历史建设的教学、研究与田野考察,后来成为中国建筑学研究的翘楚。

“智育”,时下有“智商”一词与之对应。梁启超认为,人的智商虽然大半部分是天生遗传,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也是可以成为有用之才的。因此,他很注重子女们的学业,常常提醒子女们“汝辈学业切宜勿荒”、“欲汝成学之心尤切”。他虽然鼓励子女顽强学习,但是并不在意他们的考试成绩,而学习态度和治学精神,这是他最为看重的。

而“情育”,就是今天指的情感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子女的亲情、爱心以及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人是情感动物,情感时刻左右着人的语言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梁启超重视亲情的陶冶,他常在家书中提醒儿女要孝敬、尊敬长辈,同时在“事亲以孝”上为儿女做出榜样。他重视培养子女的爱心、同情心。他曾告诫思顺:“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

梁启超四大教子秘诀
答案

1. 抛开架子当朋友

总说亲子交流有代沟,为什么呢?可能大部分是因为表达方式。在中国我们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爱,一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基本上都是稳重的不行,很少像西方人那样亲吻脸颊之后再来个深情告白。所以中国家庭中,大部分家庭里孩子对于父亲都是有一定畏惧的。

但是梁启超的家庭中不一样,就看彼此的称呼,哪怕现在看来可以说非常先进了。比如大小女儿就称呼为大小宝贝,小儿子就是他们家的"老baby"。

在梁启超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写给子女的信件中往往用"宝贝思顺"、"小庄庄"这些爱称与孩子们交流。就问你看到这个称呼,还会觉得有代沟吗?这不是可爱的不行吗!

所以父母别嘴上说着要和子女当朋友,实际上又摆着架子。适当的表达自己的爱,该严肃的时候平常的时候抛开年龄的顾虑,对子女撒撒娇,可能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2. 以身作则

都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很多你没注意到的细节可能会为孩子的未来起到了导航作用。所以要求父母以身作则,时刻用满满正能量去教育小孩。

梁启超教育孩子最能表现在爱国情怀上,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梁启超一系列的爱国操作对他的后辈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的九位子女在国家的各行各业各有建树,可以说好几位都推动了国家在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大家一定都听过。这就是来自梁启超发表的著名演讲《少年中国说》。梁启超的思想观念中,对青少年的教育非常看重,毕竟未来是掌握在他们手里。我们当代人作为他们的榜样,需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教育他们!

梁家的子弟很多都有留学的经历,但是全部都在留学之后回国投身国家的各行各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无疑是梁启超教育的成功!

3. 引导孩子的兴趣

现在咱们国家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现实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没有点特长爱好仿佛都拿不出手。不知道你家宝贝有没有抱怨过说不想去上课了。强制性的灌输肯定比不上引导性的启发!

梁启超认为引导孩子的兴趣非常的重要,年纪小的时候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所有的事物兴趣是最浓郁的,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引导他们到高等的趣味上。所以在父亲的教育下,这几位曾经的孩童兴趣志向不一,但都学有所长,最后还都成为了各领域的领军人物。

不光光是要引导兴趣,引导兴趣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因为在梁启超看来,做学问其实是在学做人,兴趣的引导不仅仅是让他们学有所长,也是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综上所述,梁启超的教育方法哪怕过去将近一百年也是让我们受用的,无论是子女的个人成就还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这几位都是在历史史册上留下颜色的风流人物,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放下那些鸡汤和大道理,父母们试试看学着梁启超教育孩子!

梁启超孙子辈还有人吗
答案

梁启超有十三个孙子

梁启超一共有9个子女,5个儿子和4个女儿。3个子女是结发妻子李惠仙所生,分别是梁思顺(女)、梁思成(子)、梁思庄(女)。侧室王桂荃生育了6个子女,分别是梁思永(子)、梁思忠(子)、梁思懿(女)、梁思达(子)、梁思宁(女)、梁思礼(子),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成为了杰出人才。

推荐
© 2025 接纳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