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壶又称壶梁。中国古人名。方壶,紫砂壶其中的一种。方壶也是澎湖的旧称。鼇鱼,在远古传说中鼇鱼负载大山或大地,鼇鱼移动就会发生地震或沧海桑田,山川变迁。
神话中天帝治下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远的地方本有五座神山,但五座神山的根部并不相连,经常跟随潮水的波浪上下移动,没有一刻稳定。神人和圣人们都讨厌此事,便报告了天帝。“帝”(这称号早在殷代已见文献)唯恐神山流移到“西极”,打破宇宙已有的平衡。使神山居民失其所居,就派北海之神禹强驱使十五头巨鳌分为五组,分别用头顶住神山,六万年一换,这样五座神山才开始稳定下来不再流动,但是龙伯之国有个巨人,抬起脚几步就到了这五座神山所在的地方,一钩就钓上了六只巨鳌,由于龙伯国巨人钓走了六鳌,致使“岱舆”、“员峤”失去了负山的巨鼇,各自飘流到北极,沉入了汪洋大海,从此神山也只剩三座。《楚辞·天问》篇对此而问曰:“鳌戴山抃,何以安之”。《列仙传》中亦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戏沧海之中”。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战国。 战国时,民间已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神仙和神仙境界的传说,其中以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为神奇,流传最广,成为我国两大神话系统的渊源。
“方壶”是中国古代贮存酒的一种容器,通常用于保存精华美酒。方壶起源于商代,于西周成为一种常见的酒器。方壶具有角或圆角的矩形外形,顶部有一个小口,可以倒出酒来。方壶制作精美,通常用铜、陶瓷或玉石等材质制成,有的还镶嵌着宝石,工艺精湛。在古代,方壶是贵族、官员和文人雅士热衷的酒器,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品之一。至今,方壶仍然被人们当作古董或收藏品欣赏和收藏。
通常与壶的形状和装饰有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方壶常常被视为一种端庄、典雅的象征,寓意着中庸、和谐。此外,方壶的形状也寓意着天圆地方的理念,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在佛教文化中,方壶则被视为一种法器,寓意着洗涤心灵、去除烦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